企业资讯
发布日期:
08月19日,2008年
字号
玉柴减少铸造残余应力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鉴定会现场
   
8月16日上午,广西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,对股份公司完成的“利用发动机缸体、缸盖等铸件余热时效热处理工艺的研究”项目科技成果进行鉴定。经专家鉴定,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具有创新性,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。
  当天上午,该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玉柴动力大厦4楼会议室召开,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远才为主任委员、广西大学教授陈家权为副主任委员的7人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技术成果进行鉴定。自治区科技厅处长黎卫红、玉林市科技局局长于一飞、副局长邱振泉以及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铸造厂厂长赵国琴、副厂长黎武新、质量部质量开发处副处长童思艺等领导出席了鉴定会。
  会上,童思艺从工作要点、经济社会效益、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该项目的技术工作报告。听取报告之后,鉴定委员会专家就项目相关技术问题向项目组成员提出质疑,对专家们的质疑询问,赵国琴等项目组成员给予了回答。
  最后,鉴定委员会在审阅了相关的技术文件资料和考察生产现场的基础上,经认真讨论,形成鉴定意见: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具有创新性,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。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*策,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应用前景广阔,他们一致建议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,为促进行业推广应用和节能减排做贡献。
  据了解,铸件残余应力过大容易导致铸件变形、开裂,影响铸件的质量及进一步的加工。该项目首次提出利用铸件余热和电辅加热的时效热处理工艺,并将其应用在发动机缸体、缸盖等铸件的时效热处理工艺中,并对电辅加热装置及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创新。目前,该技术成果的运用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:一是铸件残余应力降低效果显著。该工艺处理后的铸件平均残余应力小于20 MPa,低于国内用传统热处理工艺的铸件残余应力值;二是大幅度降低了能耗,经3年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,总节电112.6万Kwh,折合4124.7t标准煤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;三是减少了传统时效热处理工艺作业时的场地占用面积,提高作业场所利用率和生产效率,大幅度减少了热量的排放,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且物流顺畅。
  相关人员介绍说,该项目技术成果将在玉柴正在建设中的铸造中心进一步推广应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(黄志荣)
  

联系我们
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
探索更多